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教育 > 正文 健康教育

认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作者:胡佩琴  发布时间:2015-04-13  访问次数:[]

冬末春初的季节,万物复苏、溪流淙淙,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乍暖还寒的季节,一些蛰伏了一冬的微生物也开始了孳生繁殖,活跃在人们的周围,尤其是一些病毒和细菌,在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小儿中,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或“感冒”),更是多见。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呼吸道。        

以喉软骨为界,以上部分包括鼻腔和鼻窦、咽和咽鼓管、鼻泪管和喉,称为上呼吸道;以下部分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称为下呼吸道。上感即是喉及其以上各部位感染的总称。        

我们知道,上感发生时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下降、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咽部疼痛不适(这些症状可以是单一或多个并存)等。但是在不同年龄段的小儿,表现却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小儿年龄越小,表现发热、头痛、腹痛、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呕吐腹泻、哭闹(称为“全身症状”)越明显;年龄越大,表现鼻塞、喷嚏、流涕、咽部不适、干咳(称为“局部症状”)越明显。        

例如,一个3个月的小儿,表现哭闹、喂乳困难、吐奶。就要检查一下是否因鼻塞而影响了吸吮乳汁,是否呈张口呼吸状态。如果同时有咽部充血水肿而排除了腹部疾病,则是上感的表现。发热是体内免疫系统与病原体相抗衡的过程表现。该年龄段的小儿,因为机体免疫力低,即使是比较严重的上感,体温也往往不会明显升高,甚至低于正常,容易被忽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延误病情。        

幼儿时期,由于各个系统的发育不成熟,疾病表现往往不典型,一个系统的疾病,可能表现另一个系统异常。如:一个2岁小儿,出现了精神差,食欲下降,伴呕吐、腹痛腹泻(典型的消化道功能紊乱)。有经验的医生,会对小儿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尿、粪常规检查。如果有发烧,咽部有充血水肿,而腹部检查无明显异常,则是由上感发热所引起的胃肠道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年龄越小的小儿,临床症状越不典型,越容易误诊。        

一般来说,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占门诊量的60%左右,但需要排除是否是由一些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营养不良、佝偻病、锌缺乏症、贫血等)所引起的并发症,或者是某些急性传染性疾病(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的早期表现。所以,有上感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小儿上感症状不是很典型,容易误诊误判,那么通过哪些措施,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上感的发生呢?        

首先,合理营养  婴儿时期,首选母乳喂养,其次是配方乳。要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钙、铁、锌的辅食,避免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消化道功能逐渐成熟,要及时更换食品性状,适应消化能力的发展。合理饮食,应该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并适应小儿的咀嚼功能和消化功能。        

俗话说:“四时欲得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小儿稚嫩的消化道负担,导致功能紊乱。       

 

其次,适当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耐寒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上感的发生。但是如果过度锻炼,会导致疲劳、大汗、体力透支,局部抵抗力下降,从而引起上感的发生。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条件选择日光浴、空气浴、水浴,体格锻炼、游戏等。小婴儿可以通过被动体操活动肢体,大些的小儿,可以通过各种主动活动来进行锻炼。        

 

第三,适度保暖  受凉引起感冒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要对小儿做好保暖工作。但是,如果长期保暖过度,会使机体耐寒能力明显下降,遇到冷空气就会受凉感冒,而且过度保暖,稍一活动,即会大汗淋漓,湿冷的衣物贴在皮肤上,更容易导致上感的发生。尤其是感冒发烧后,如果过度保暖,不利于散热,体温会持续不退。        

第四,呼吸道隔离  上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上感流行的季节,尽量不要带小儿到人多的公共场所;一旦发生了上感,要及时隔离治疗,不要与其他小儿一起玩耍;家庭成员中有感冒者,要远离小儿,尽量不要近距离接触;小儿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第五,预防接种  计划免疫可以有效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所以一定要按规定的时间带小儿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身体对这些相应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降低上感的发病率。        

> 上一条:手足口病及家庭防护
> 下一条:中医体质辨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