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近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该文件对高校创业教育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推动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要求》强调,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这就意味着,创业教育体系应该是一项要素集成度高、知识覆盖面广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依靠学校各专门学科的教育培养,更需要调动多方面力量共同推进,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结合点。
高校以往的创业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存在突出问题。一些学校习惯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看待创业教育,强调创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训练功能,而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教育最根本目的。在教育内容上,关注了课程设置的职业性和技能性,忽视学生社会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设计上,关注操作功能,忽视人文内容;在学生指导上,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化和熟练,忽视学生观察社会、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意识的指导。任何教育都既是“学问之道”,更是“成人之道”,创业教育亦应如此。在这个意义上,《基本要求》的出台非常及时,也极具针对性。
成功创业,要有正确的创业观。创业者要能够正确理解创业的个人价值与创业的社会价值的关系,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创造性地运用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创业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精神,培养挑战自我、承受挫折、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意志品质,以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善于合作的职业操守,奠定创业的正确方向。
成功创业,要有追求创意的强烈意识。创业者要保持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和好奇心、对新事物价值的准确认识、对新知执著的探究兴趣、追求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激情。创业教育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社会意识,这必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社会生活知识,加强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能力,较快进入创业角色,从而促进学生创业能力的发展。
成功创业,要有博大的人文情怀。在创业中不可能脱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文因素在学生创业的动力、方法和形式上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用。创业教育要着力使学生养成立足现实的务实精神以及善于团队合作的良好品格。还应追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以有助于未来创业者改善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改进生产方式,有效利用新的生产资源和劳动手段,提高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
成功创业,要有开阔的视野和综合思维能力。在学科专业化趋势日益凸显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创业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紧迫。成功的创业教育,要求学校特别是高校的教育教学打破学科之间、专业领域之间、文理之间的传统界限,在开拓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要立足于开阔学生视野,增加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的内容,使学生形成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相适应的综合思维方式,养成对未来创业者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综合能力,为他们在边缘性、交叉性、综合性领域发现新的创业平台打下能力素质基础。
可见,在创业教育中,知识传授、能力培训与人格塑造三者不可偏废。忽视了育人功能,创业教育将不会成功。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不仅是衡量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尺,也是学生真正走向社会、发挥自身能力成功创业的重要基础。
《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正体现了创业教育“道器一体”的主旨。贯彻《基本要求》,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努力营造滋养创业精神的文化教育环境,增强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为大学生打下创业知识、创业技能和创业态度三位一体的创业基础,促进他们成功创业就业和健康全面发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宝立)
【关闭】
版权所有 许昌学院医学院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兴华路2111号 邮编:461000